水电之家讯:近年来,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农药化工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空气二次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针对污染场地修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来源,提出科学有效的施工过程管理是切断二次污染排放源进入空气途径的主要手段,分析了我国现有施工管理技术与监管方面的不足,并对国内相关的监管措施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近年来,随着我国“退二进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规划布局调整“退城入园”的推进,大量农药、化工等污染企业逐渐搬出市区,工业企业退役场地的污染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其中,农药化工类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料、生产产品种类繁多,其遗留场地的土壤与地下水中往往包含大量有机污染物,导致场地环境中的污染情况十分复杂,遗留环境隐患显著。近年来,多数经调查评估的污染场地陆续进入修复施工阶段,目前即将启动或正在修复的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长。其中,仅2013年启动或正在进行中的大中型农药场地修复工程就有杭州庆丰农药化工退役场地、南通江山农药化工退役场地和南通宝灵化工退役场地修复工程等。然而,随着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开展,修复施工过程中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环境管理问题,其中最容易出现、且最容易引起纠纷和群众举报的就是场地修复过程中的空气二次污染问题[1]。因此,无论是环境管理部门还是环境修复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中空气二次污染进行防控技术理论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均十分必要。目前,尽管我国针对该问题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但缺乏紧扣整个修复施工过程的系统性研究,对修复施工期间场地内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变化特征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笔者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空气二次污染的来源以及问题频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与监管措施进行了回顾。
1修复施工过程中空气二次污染来源分析
场地修复过程中的空气二次污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对于一般性建筑工程施工场地来说,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扬尘和施工机械废气造成的污染[2]。根据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践来看,由于客观需要,在修复模式上我国的污染场地修复更多采用异位修复处理模式,即通过开挖、处理、回填的方式进行修复,包括填埋、水泥窑共处置、原地异位的常温解吸及热解吸处理等[3]。因此,与一般的施工场地相比,污染土壤修复场地除了正常的施工扬尘之外,在异位修复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运输等环节对污染土壤造成大规模的扰动,使得原本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高浓度有机污染物赋存条件发生改变,大量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以气态、颗粒物携带等形式急速、大量地扩散至空气中形成二次污染,对施工工人及周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4-5]。此外,污染土壤在车辆装卸和运输过程中被抛洒,或临时存放区和处理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挥发,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气,也均是二次污染的排放源。关于常见异位修复方法各流程中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况详见表1。
2修复施工过程中空气二次污染原因分析
修复工程中的二次污染排放源是产生空气二次污染的内在原因,因此,科学有效的施工过程管理是切断此类二次污染排放源进入空气途径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修复场地施工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造成当前空气二次污染问题频发的外在原因。
首先,从施工企业自身而言,当前企业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意识不强。建筑工地扬尘一直是我国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污染场地修复是新型产业,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修复工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单位常将修复施工的安全问题视同于一般工程,忽视了修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规定[6]。
其次,从管理技术角度而言,考虑到VOCs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对于这种污染源的控制技术、相关人员暴露途径的阻隔技术以及人员防护技术(包括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无论从了解还是应用上均不足,更缺乏将此类技术加以应用的实际经验。
从监管角度而言,我国在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治及环境管理方面的配套管理技术规范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7]。到目前为止,仅2014年发布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导则》中对于防止二次污染做出原则性规定。同时,施工过程环境监管缺乏相应的监测手段,原有的施工监管手段仅仅适用于常规工程目[8],在应用到环保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大量不足之处。
水电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管材,管件,水电,电线,电工,管材水电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管材水电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管材水电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水电之家:http://shuidian.jc68.com/